“最美窗外”作者获奖感言集锦
- shaanxiuk
- Dec 24, 2020
- 4 min read
Updated: Jul 5, 2021
秦英会 秦英会 2020-12-24
为期两个多月的“最美窗外”摄影作品评选活动在12月12日落下帷幕,然而别开生面的网上颁奖典礼并不是本次活动的终点,贴心的组委会不仅向各位获奖作者颁发了奖金、获奖证书,评委会主席、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李达庆老师还手工制作了精美装框获奖作品邮寄给各位获奖者,相信这一定是这个年末最有意义的一份圣诞礼物了。



照片,之于普通人,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抓拍到的、讲述动人瞬间、记录温暖故事的一个个生活节点。在这样的一期一会里,我们前进、我们成长、我们收获、我们感悟。。。。。。
写下文字的时刻,窗外的梅园里暗香浮动。可能因为节日扎堆儿的缘故,这几日的阳光也格外的卖力,暖暖的撒在这片清香里。光影下,给人一种彷佛置身于暖春的错觉,连平日里清冽的梅香似乎也柔和了许多。获奖者分享的或是获奖感言亦或是照片背后的故事,就在这样的寒冬暄日里缓缓的舒展开来,调整好平仄韵律、和着冬日的歌,流淌在我们面前,给大家一场温暖的情感盛筵。在纷繁的日子里,尽管可以没有诗歌,但是诗意却是远方的起点,正像获奖者胡军飞先生在讲述作品拍摄背景的时候,也将自己的诗作《窗外》分享给大家:

(胡军飞先生作于2010年9月)
获奖者陈天一则通过自己的作品给我们讲述了对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时代背景下,香港作为曾经的亚洲经济中心,该如何把握机遇、融入国家和民族大循环和经济正增长中的思考。陈天一用摄影家独特的视角,选取了香港金像奖女神像为主角,拍摄了作品《启示》。对于香港过去的反思和未来的展望,充分体现了作者作为艺术家的家国情怀。在这里,摄影已经成为一种独有的艺术形式,为传播中国民族文化新思想、展现中国新面貌、向世界展示中国添砖加瓦。

而获奖者胡启明先生,则娓娓道来一路对摄影的追求和热爱。从七十年代借朋友的黑白相机过瘾,到八十年代自己动手利用破损幻灯机制作影片放大器,直到今天用镜头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正是因为这些经历,所以作者更懂得感恩今天生活的美好。哪怕时光在走,行走在时光里的我们,从未像今天这样的努力生活,从未像今天这样的热爱生命,未来的精彩也一定会振翅高飞!

栾清华的作品则满满都是初为人母的感触和温情。正如她所说,摄影就是记录生活中的美好。而往往这种美好就是一瞬间的展现。于是不经意间,就在最好的时间、最合适的光线、最动人的人物中找到了最美的时刻。于是,在每次翻看这张照片的时候,都能想起那个阳光暖、风不燥、花初绽的日子,想起属于那个时刻的味道、留在那个时刻的笑脸。。。。。。

温瑾瑞的作品,则是从宠物的视角,从宠物“老白”与新朋友的隔窗互动,巧妙的表达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们对于正常社交的渴望。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我们对于战胜疫情的期盼。在这场席卷全球的世纪灾难面前,我们历经此间、见证历史,我们齐心协力、温暖彼此,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因为联谊会理事的工作关系,本次评选活动唯一线下颁奖聚会在西安举行。同乡会的创会财务总监刘娜、联谊会理事朱彤、沈元君、联谊会秘书邓艳参加了颁奖聚会,并为解彬颁奖。解彬的作品选择记录女儿小学毕业旅行路上的一个片段。在海天一色的青海湖边上,一架秋千成为那个下午笑声的源泉。在这个视角下,笑声相伴的孩子飞上了天际,这正寓意着孩子们即将到来的中学阶段的起航。在未来的道路上,总希望孩子能飞到属于她的那片天空,一路笑声相随,做一个乐活、充满童真的乐天派。

作为本次参赛的年龄最小的选手,获奖者陈英豪是一位16岁的在校学生,他一直生活在英国。他的作品拍摄自雨后的梵蒂冈大教堂,而设备就是华为的P20 pro。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利用网络的平台来分享自己眼中的美好和心中的感动。作品的镜面对称构图,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特点,是新时代华人与世界融合的完美体现。

当然,日子在继续,照片后面的故事还在不断的更新、延续,在此,我谨代表所有的参赛作者,再次感谢英国陕西联谊会为大家举办的这次文化之旅,感谢组委会各位同仁的辛苦工作,我们并没有令疫去花开的神奇魔力,但是这样的温暖,就像阴霾中的一缕阳光,带给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在节日前夕为大家带来更多的温情和期待。相信明天会更好!
祝各位乡亲,圣诞快乐!
新年快乐!
文稿编辑:解彬
英国陕西联谊会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