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陕西同乡会回陕参加清明黄帝陵祭祖系列活动之三
- shaanxiuk
- Apr 16, 2019
- 3 min read
Updated: Jun 20, 2021
2019年4月5日是清明节,也是行程里最重要的一天,今天要在黄帝陵举办己亥年(2019)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中华文明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黄帝陵是黄帝的陵寝,号称“华夏第一陵”、“中华第一陵”,位于中国陕西省黄陵县桥山。自汉以来,历代都有祭祀、修葺、保护桥山黄帝陵的历史记载,明、清时期,在桥山祭祀黄帝陵成为国家的一项政治制度,如今每年的清明节,来自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都会在这里共同缅怀黄帝。今年的活动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延安市黄陵县人民政府协办,典礼在九点五十分正式开始,寓意九五之尊,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外的万余名中华儿女齐聚黄帝陵轩辕殿祭祀广场,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表达中华民族对初祖轩辕帝的的至崇至敬。典礼共分为7项内容,有击鼓鸣钟、唱黄帝颂、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乐舞告祭、龙飞华夏。其中击鼓鸣钟是击鼓34咚、鸣钟9响,34咚鼓声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海外侨胞以及全体中华儿女崇敬始祖的共同心声;9响钟鸣代表着中华民族崇敬始祖的最高礼数。表达了全体中华儿女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无限景仰和无比感恩。典礼上还有来自我们欧洲优秀华裔少年身穿我国少数民族服装,演唱带歌曲《黄帝颂》,典礼结束后,我们欧洲青年代表团一起前往桥山中麓的侨胞林种植柏树,用柏树表达对祖国最美好的祝愿,祝福祖国繁荣昌盛。



参加完典礼活动便驱车返回西安,路上参观了位于铜川市的耀州瓷博物馆,它是中国规模最大、集遗址遗迹展示、文物标本陈列、模拟古代制瓷工艺演示、三位一体的古陶瓷遗址专题博物馆。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是中国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耀州窑作为我国历史名窑之一,在中国瓷器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唐代创烧,五代发展,北宋鼎盛,金代续烧,终于元末明初,连续烧造陶瓷的历史长达800余年。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下,无法通过机械掌控温度的高低、釉色的变化,全都是窑工们经理了千锤百炼的尝试,在无数经验教训的积累之下,逐步改良技术和工艺取得的,这些都是勤劳聪慧的祖先留给我们乃至世界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回到西安市区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我们在市中心的德发长享受了一次味蕾的盛宴:饺子宴。饺子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可见其魅力之大。过年在北方是一定要吃饺子的,除夕之夜一家人,边包边聊的气氛很是温馨。西安更是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了饺子宴。德发长是一家百年老店,饺子宴一共有108道,我们今天品尝了其中的18道,最有名的就属太后火锅饺子了,传说是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慈禧太后逃难到西安时御膳特意发明的。饺子宴的产生促使了西安饮食文化的发展,也让中国的美食慢慢走向世界,让各国的人都了解中国美食,了解中国文化,让中华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明天是活动的最后一天,早上九点会在酒店邀请专家教授做“一带一路”的讲座。“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由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希望通过明天的讲座,我们身在海外的侨胞都能更加理解“一带一路”的国际意义并且从中找到个人事业发展的机遇。
撰稿:贾薇
摄影:薛珊
监制:贾海波,王梅力,李小萍,胡启明
2019年4月5日
陕西英国同乡会
Yorumlar